[ 设为首页 ] [ 加入收藏 ]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10:03:35

热门关注

    所在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党风政风 > 正文

    廉政故事 | 100个问答诠释纪律规矩 明确党员干部“可为”与“不可为”的界限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4 14:16:36 来源:”宁河清风“微信公众号

    “已过追诉时效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否追究党纪责任?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吗?领导干部赠送下属财物是否违纪?哪些属于正常礼尚往来,哪些属于明显超出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……”近日,天津市宁河区29名区级领导、240余名区管领导干部在纪委全会上收到了一本该区纪委监委编印的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百问百答》(以下简称“百问百答”)。这本汇编里的100个问答,结合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“纪法情理”边界的实际困惑和监督执纪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表现,通过“一问一答”释纪明理,正面回应了什么该做、什么不该做、什么能做、什么不能做,帮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,在行为上明确界限。

    宁河区委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工作,区委常委会专题审议“百问百答”。“编制‘百问百答’,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,也是履行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职责使命的重要保障,更是总结纪检监察工作经验、深入纠治‘四风’顽疾的实践需要。”区委书记白凤祥强调,要求把学好用好“百问百答”作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,党员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教育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立正身、讲原则、守纪律、拒腐蚀,形成一级带一级、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,真正把纪律严于心、把规矩立于行。

    图片

    翻看“百问百答”,给人第一印象是分类清晰、语言简练、逻辑严密、详略得当。“100个问答归纳梳理为8大类,每个问题都通过‘政策解释’‘违纪案例’‘纪律提醒’等内容,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,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把抽象枯燥的纪法条款,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答疑解惑,党员领导干部更容易学习理解。”宁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。

    为了加强纪律教育效果,“百问百答”打破常规教育模式,以“用户思维”延伸问题领域,广泛收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党规党纪条款认知、运用、认定上存在的“盲区”和“短板”,既有公务接待、干事创业、为基层减负等工作中廉政风险问题,也有旅游观光、婚丧喜庆、礼品往来等“八小时外”生活圈社交圈作风问题,还有直播带货、资质挂靠、业余兼职等受关注高的热点问题。此外,为了做准政策指导,宁河区纪委监委对各类问题涉及的制度规定进行梳理归集、分类建库,建立了涵盖13个领域280余篇政策文献文件的“资料库”,实现解答有据可查、有章可循、有规可依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“人情之中有原则,交往当中有纪律”。

    “百问百答”受到当地党员领导干部的欢迎。一名镇街“一把手”表示:“拿到这本汇编后,我就马上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,一些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疑虑问题和需要把握的政策界限,这里面都结合监督执纪实践作出精准解答,不再是模棱两可、不可置否,让我们清晰地知道‘什么可为’‘该如何为’‘什么不可为’,帮助我们从‘想干事怕犯错’的困惑困扰中解脱出来,增强了我们大胆干事、干净干事的信心和决心。”

    据悉,宁河区纪委监委还将围绕加强纪律教育,结合基层实际、地方特色,制作推出“方圆谈”线上说廉、开办《党风政风热线》等栏目,通过回答具体化、精准化、常态化的问题,引导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准确把握党规党纪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,持续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。